在台灣失業率持續居於四小龍最高,無力將其壓低到4%以內的情況下,如何「提高就業」已經取代「提高經濟成長」,成為我國最迫切的施政要務。
要提高就業率、降低失業率,最顯而易見的方法當然就是提升經濟成長率。但是,提高經濟成長率要依賴國際景氣復甦,非我國能夠獨力控制;另外,其帶動的效果極可能集中在某些出口產業,不見得能夠直接帶動所有產業之就業。因此,近年來政府和民間都逐漸轉移注意力到「創業」在提高就業上扮演的角色。
遺憾的是,我國的創業動能近年來似乎已經每下愈況。最近五年(民國97到101年)進行商業登記的新創事業年平均為4.44萬家,比上一個五年(民國92到96年)的平均5.03萬家少了近6,000家,五年下來整整少了近3萬家。若以一家公司平均僱用6.5人計算,五年創業動能下降就讓工作機會減少了19萬個,可以降低近2%的失業率,這可是一個驚人的數字。
然而,創業動能下降,並未引起政府正視這個問題,迅速採取有目標、有系統的作為,彌補動能下降帶來的缺口。例如,接受職業訓練常是微型創業的基礎;但負責職訓的政府體系在前一個五年的訓練成果,從3.5萬人提升到了7.6萬;但最近的五年卻僅從7.4萬人提高到8萬,幾乎不再成長。最近五年歷經了全球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,但政府提供的職訓成效卻無法有效提升,如何因應經濟劇變的衝擊?當然,政府通常因應較慢,能量擴充也可能受主客觀條件限制,有必要依賴民間協助;但民間機構的目標是要獲利,其訓練可能「有績無效」,因此政府能量在劇變下形同凍結並非良策。
其次,實際負責創業推動的是經濟部,其中小企業處中有創業組,以各種方案來推動創業發展。表面上看,各種創業輔導方案琳瑯滿目,從育成中心、單一創業服務窗口、創業課程、財務協助,到婦女創業、弱勢族群創業都有,但實際上多屬「最後一哩」性質;對台灣創業所需條件的基礎性研究、不同類型、業別之創業涉及的行銷、科技、法律、領導、社群學習、外部諮詢等條件因素缺乏充分整合,加上預算無法隨經濟情勢調整,乃至於努力有餘,創造的績效仍無法解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。
其三,教育體系當然也在做出努力;教育部從98年起推動「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」,利用微型創業彈性及育成協助,提升大專畢業生創業意願及能力。然而,每案15萬元以上的補助,讓每校每年最多只能申請十案,其成效自然受限。
另外,各校也逐步發展「創意創業學程」;但這個極佳構想多缺乏通盤規劃,乃至無法獲得創業所需之完整培育,其成效自然有限。以台大為例,其創業學程包含領導、創意、行銷、設計思考、視覺設計、服務設計、創業實踐等,但缺乏集資及財務、創業法律、服務科技、加盟連鎖管理、商業危機處理等創業常遇難題之處理。
綜上觀察,中小企業處、教育部和職訓局可以進一步合作,由中小企業處委託,進行針對台灣的深入創業研究,再規劃分類的專業性創業課程;之後再由大專院校及其他機構培訓足量的各業種子教師,局部補貼其於大專或其他機構開授各類創業課程,並以實際創業績效給予額外獎勵。政府應先逆向思考,若以一年「需要」6,000個新創事業,而以每位種子教師每年培育40個創業案為例,就需要150位各業種子教師。其次,再思考如何培育這些種子教師、如何獎勵其培育績效。
創業攸關就業率之提升,進一步影響國民幸福,政府相關單位務必以新思維、整合的行動力,帶動創新創業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
留言列表